技術文章
當前位置:首頁
技術文章
23
要跑瓊脂糖凝膠電泳,5ng就能很清楚的跑出來是這樣嗎?能夠照相的清楚的條帶,至少需要多少量呢?參考見解:5ng已經(jīng)可以了,但是或許20ng50ng-200ng效果好,在此范圍內(nèi)呈線性。把210bp的pcr產(chǎn)物進行酶切,得到190+20bp的兩個片段,請問能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酶切結果嗎?用多大濃度的膠和多大的電壓呢?參考見解:可以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開,電壓不變,可用1.5%到2%的膠,20bp得片斷不一定能看得到,所以應用未酶切的PCR片斷作對照.瓊脂糖濃度(W/V)大小范圍...
查看更多22
22
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(Real-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簡稱RealTimePCR,如果用于RNA檢測,這被稱為逆轉(zhuǎn)錄實時PCR即Real-timeRT-PCR)是實時PCR法,它是指對DNA或經(jīng)過反轉(zhuǎn)入(RT-PCR)的RNA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并實時監(jiān)測DNA的放大過程,在擴增的指數(shù)增長期就測量擴增產(chǎn)物,因為擴增指數(shù)增長期測量值與特異DNA(RNA)起始量存在相關性,從而實現(xiàn)定量檢測。RealTimePCR的基本目標是...
查看更多22
1,多肽合成的研究歷史多肽合成研究已經(jīng)走過了一百多年的光輝歷程,1902年,EmilFischer首先開始關注多肽合成,由于當時在多肽合成方面的知識太少,進展也相當緩慢,直到1932年,MaxBergmann等人開始使用芐氧羰基(Z)來保護α-氨基,多肽合成才開始有了一定的發(fā)展。到了20世紀50年代,有機化學家們合成了大量的生物活性多肽,包括催產(chǎn)素,胰島素等,同時在多肽合成方法以及氨基酸保護基上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,這為后來的固相合成方法的出現(xiàn)提供了實驗和理論基礎。1963年,...
查看更多21
影響電泳分離的主要因素:1.待分離生物大分子的性質(zhì):待分離生物大分子所帶的電荷、分子大小和性質(zhì)都會對電泳有明顯影響。一般來說,子帶的電荷量越大、直徑越小、形狀越接近球形,則其電泳遷移速度越快。2.緩沖液的性質(zhì):緩沖液的pH值會影響待分離生物大分子的解離程度,從而對其帶電性質(zhì)產(chǎn)生影響,溶液pH值距離其等電點愈遠,其所帶凈電荷量就越大,電泳的速度也就越大,尤其對于蛋白質(zhì)等兩性分子,緩沖液pH還會影響到其電泳方向,當緩沖液pH大于蛋白質(zhì)分子的等電點,蛋白質(zhì)分子帶負電荷,其電泳的方向...
查看更多